■本报记者金娟
近日,在山东、安徽等地区的田间地头上到处是一派春季小麦田管的热闹场景,农民抓住气温回升,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正在加紧时间进行小麦的除草、施肥、植保。而各大植保农机企业也瞅准时机游走在各个销售区域举办现场演示会,让农户见证高效植保。
在国家大力推行“绿色农业”、“农药化肥零增长”等政策的带动下,统防统治成为各省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此形势下,植保作业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现代农业中,无人植保机在航化作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度直线上升。“我们国家常年发生重大病虫害100种以上。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因防治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500亿斤左右。同时,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让病虫害防治问题更加突出。但无人植保机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它省工省时,效果好效率高,这几年发展很快。江苏省2016年无人植保机保有量就有150多架。”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建议,给无人植保机一个合法身份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同年9月,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选择浙江(含宁波)、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6和省(市)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重点围绕探索建立购置补贴的路径和方式,健全完善符合“三农”实际的作业飞行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以期经过6个省市的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后在全国实施植保无人机的购置补贴政策。业内期盼已久的植保无人机纳入国家农机补贴取得突破性进展,迎来发展良机。在各省为推行植保市场发展积极制定了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作为终端用户也开始由一开始的抵触心理逐渐转变为接纳,而无人植保机生产厂家也由起初的几家一路“飙升”为几百家。
当然,黄金市场的出现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商家。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多数农用无人机制造商多为航模飞机制造商起家,其配备的电池平均续航能差,电池更换频繁以及机器性能不稳定、培训专业机手费用高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在植保市场炙手可热的浪潮中,究竟谁能脱颖而出,真正做成行业老大,有待观察。但喧嚣过后,也无不时刻提醒着农机企业还需沉下心来,专注于研发生产,切勿让自己成为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