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创新驱动再加力

作者:《农民日报》本报记者曹茸何烨 本站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5日

 
制图:石向阳

    本报记者曹茸何烨

    阅读提示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绿色发展、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等重大需求,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2017年,农业科技创新有哪些重要工作?记者采访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廖西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农业创新驱动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快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考察时强调,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指示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创新驱动。

    多年来,农业科技为实现农业“十二连增”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农业科技必须调整创新方向、强化考核评价导向、加快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

    廖西元介绍,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保障稳产增产,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在品种上,培育推广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大批新品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在技术上,推广了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在模式上,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成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

    支撑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优化农业科技布局,围绕粮改饲、草食畜牧业等农业结构调整重点领域集中攻关,小杂粮、优质饲草、牛羊等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增加农业科技供给,面向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镰刀弯地区、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研发推广了一批粮改饲、粮豆轮作、种养循环等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技人员蹲点包村、入驻基地、对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服务。

    促进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业绿色化加快推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信息化加快推进,深入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行动,精准控制、物联网等技术和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培育创新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活力。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万名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权益改革试点。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育100万人,重点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建立了37个企业牵头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涉农企业建立30余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有效引导了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

    农业部推进创新驱动,有四条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坚持把政策支持作为推进创新驱动的根本保障,二是坚持把服务产业作为推进创新驱动的根本要求,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创新驱动的动力源泉,四是坚持把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推进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

    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创新引擎

    廖西元告诉记者,为“推进创新驱动”,2017年有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2017年,中央和省地农业科研院所中将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试点,按照不同类型科研活动、不同科技岗位进行分类评价,逐步建立以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关联度、技术研发创新度和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同时,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上,提高运行质量,创新运行机制,围绕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问题,集聚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建立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基地共建、利益共赢等联盟运行机制,激发联盟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综合运用项目、金融、企业投资等支持手段,多渠道为联盟发展争创条件。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一是优化科技资源布局。针对农业科技的“短板”,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节本增效、生态环境等方面6个重点领域,增设创新岗位和综合试验站;加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建设力度,新增农业资源环境、农业机械化等领域重点实验室。二是推动重大技术创新。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集中突破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粮食丰产增效、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等一批重大技术。三是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在200个县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水平。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遴选出粮食作物节本增效等10项引领性的重大前沿技术模式示范应用;围绕农业集约化、机械化、轻简化要求,遴选推介100项成熟适用的单项共性技术。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支撑,将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组织协同发展,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组织开展农技服务。创新农技推广方式,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平台支撑,重点加快农技推广和职业农民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平台,探索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新机制、新手段。

    强化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和土壤质量、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国家农业科技数据中心,系统持续开展观测监测和数据收集分析,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国情分析、国际有关规则制定等提供服务和支撑。

    “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创新效率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投入、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资源布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科技力量进一步壮大,体制机制趋于完善;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水平和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力争在战略必争的农业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率先跨越,在受制于人的现代农业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领域实现集成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