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风打造高端智慧制造新平台

作者:《中国县域经济报》 作者:记者 李劲元  本站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6日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台’的发展思路,再一次经受了市场的检验,符合时风发展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将进一步支撑时风产业未来发展。”时风集团董事长刘成强把2016年时风顺利实现“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5亿元,利税19.5亿元,员工工资支出8.7亿元”归功于发展思路的科学合理。

  2016年目标全面完成

  刘成强坦言,2016年时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他告诉记者,就时风产业而言,上游煤炭、钢铁、己内酰胺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然而终端产品市场中三轮汽车、小四轮拖拉机等传统农机产品需求持续下滑;国外农机巨头进军中国,国内企业并购整合、跨界切入,使得农装市场竞争惨烈;低速电动车领域,由于缺乏监管也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大批低劣产品大打价格战,市场秩序混乱。

  去年8月14日至9月3日,刘成强跟随山东省智能制造培训班赴德国慕尼黑、柏林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期间参观了奔驰、宝马、大众、库卡、巴马格等世界知名企业,他深刻体会到工业4.0对于德国工业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更加坚定了他持续打造时风高端智慧制造平台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2016年时风先后引进8台韩国斗山大型数控加工中心,建成农业装备自动化柔性加工线,使大马力拖拉机桥壳等主要零部件实现自制;购置6台沈阳新松机器人装配电动汽车产业园冲压车间,1600T压力机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线,可完成全线联动生产。截至目前,时风集团累计引进1000台机器人和3500台数控钻攻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磨齿中心等高端智能设备,使冲压、涂装、焊装、机加工等逐步实现了机器人化、自动化。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时风同样不遗余力,为满足电动车产业发展,时风投资5000万元对电动车涂装车间进行水性漆工艺改造,增加闪干室、空调工艺送风等装置;在同行业率先建立纯电动乘用车研发实验中心,配置控制器硬件在线平台,电池、电机、电控联调平台、转鼓试验台、环境试验仓、电池检测等设备。

  与此同时,时风集团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山东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聊城大学等院校进行项目对接,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动拖拉机开发》《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批复,《电动乘用车感应电机高效驱动控制器研发》等15个项目荣获国家、山东省和聊城市科技进步奖。2016年时风集团共申报专利18项,9项为发明专利。

  转型升级关键一年

  在谈到新一年的经济形势时刘成强认为,2017年将是更复杂的一年,也是“时风集团转型升级最关键的一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改革的复杂与艰巨,决定了今年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丝毫不会减少”。为此,2017年时风集团将继续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精准打造智慧制造平台;继续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品牌品质;继续深化“高精度、高质量、高性价比”核心竞争优势。

  以转型升级为战略,培育时风发展新动能。深耕农业装备产业,精准掌握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强化新产品推广,科学布局营销服务网络,形成支撑时风未来发展的产品体系。中大型拖拉机经过近几年的大幅投入与市场实践,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力争实现年销量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时风玉米收割机充分利用中大拖制造平台,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确保售后服务满足用户需求。苦练电动汽车产品内功,培育时风集团发展新动能,力争纯电动乘用车实现生产准入;推动低速电动车适应标准,在做好深度开发适应型产品的基础上,继续贯彻“网点下沉”的经营理念,以县城为中心,打开乡镇二级市场,加快形成稳定成熟的县乡营销体系;三轮电动全封车形成行业特色,加快推进产品准入工作的同时做好新产品开发,品种系列要更加适应不同层次需求。

  以重点项目为载体,打造时风智慧新平台。2017年,时风将围绕高端智慧制造平台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引进专业化的数控加工设备,加大高精度、高附加值零部件的开发;加大冲压、焊接、涂装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全面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加速推进“时风制造+互联网”,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高标准建设电动汽车涂装工艺改造升级项目,高水平规划铸造静压造型线、电动车管理系统、电动车电池成组应用等重点项目。

  以工匠精神为内核,树立时风品牌新形象。“当前的市场不会再给我们犯错误的机会,无论什么行业,最后牢牢占据市场的是那些品牌形象好、产品质量过硬、服务能力强、对社会负责的企业产品。”刘成强强调,“公司致力于巩固三轮汽车、小四轮拖拉机等传统产品的行业第一优势,生产‘高精度、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制造‘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动车产品,这些都离不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耐心、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