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北大荒开发建设70周年。70年来,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创业、薪火相传,使北大荒有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辉煌成果,在人类垦殖史上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为了反映垦区在这70年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创造的辉煌业绩,本报从今天开始开辟“壮哉!北大荒70年”专栏,反应垦区开发建设70年来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现代畜牧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此提振垦区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深化改革、振兴发展的精气神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北大荒人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经过70年的开发建设,垦区已从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看看这样一组数字吧:截至2016年底,垦区耕地超过43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垦区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其中商品粮占全省的二分之一,每年调出的粮食可供京、津、沪三市和解放军三军一年的口粮供应……数字可能有些枯燥,但却最能说明问题,它表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垦区已具备了较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过去,种地是‘小四轮’,灭虫是小药壶,收割是小镰刀。看现在,种地一色‘大马力’,灭虫是飞机航化作业,收割更是全部由机械‘代劳’。过去几天、十几天的活,现在几个小时就干完了,质量还好,这可真是今非昔比呀!”7月15日,江川农场第十五作业站种地大户王涛的父亲、今年64岁的王忠金,一边欣赏着喷洒生物药剂的无人机在儿子稻田的上空飞来飞去,一边感慨地说。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只是垦区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因素之一。70年来,垦区牢记自己为国家多产粮食的使命,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稻治涝”,调整种植业结构,研究推广农业新技术,建立农业生产新标准,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黑龙江垦区,从开垦初期年产粮0.048亿斤到1978年的年产粮50亿斤,用了30年时间;从年产粮50亿斤到1995年的年产粮100亿斤,用了17年时间;而从年产粮100亿斤到2005年的年产粮突破200亿斤,仅用了10年时间。2009年,垦区年产粮突破300亿斤;2011年,垦区年产粮突破400亿斤,创造了“北大荒速度”“北大荒奇迹”。2014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436.1亿斤;2015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441.3亿斤;2016年,在大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垦区粮食总产仍达到411.9亿斤,实现了“十三连丰”。
目前,垦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每到国家粮食出现短缺时,比如上世纪60年代大饥荒、80年代物价飞涨,2003年“非典”肆虐、2008年汶川大地震,垦区都发挥了突出作用。因此,垦区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份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既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也防止‘粮食过关’、‘粮食过剩’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请总书记放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作为农业生产的“国家队”,北大荒将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刻准备着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再立新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北大荒日报 张雷 本报记者 张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