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时风集团聚焦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精准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台新优势动员大会隆重召开。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对过去一年的营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明确了2016年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他表示,在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风集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保持了企业效益同比增长3%,员工工资支出增长6%,上交各种税费同比增长20%,实现了高起点上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未来,时风集团将以“更加适应新常态”的姿态,为建成“中国驰名、世界著名”运输机械集团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期间,时风集团组织参会人员走进时风,亲自感受时风产业新发展,旨在与经销商、供货商谋求新常态下合作共赢,形成产业发展新共识。同期,时风集团引进的“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自动化涂装生产线”以及“农业装备产业园自动化柔性加工生产线”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时风现代农业装备水平达到了同行业先进水平,具备了更强的竞争优势。“我们秉承‘走进高端智慧制造新时代’理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这样才能为经销商、用户提供越来越好的产品,让经销商营销时风产品更有底气,让用户使用时风产品更放心。”刘成强说。
在动员大会上,刘成强对全体员工弘扬战略新产业优势,抢抓战略新产品机遇,企业发展逆势而上,再创佳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2015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时风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按照“2014年打基础、2015年上台阶、2016年大发展”的思路规划,专门组建了大中拖车桥生产线,引进高端装备开发关键零部件,购进专业试验设备强化产品检验。2015年又是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理念得到全面落实,高端智慧制造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时风集团全年累计淘汰摇臂钻、传统数控车床、铣床、磨床达600余台,引进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钻攻中心、数控磨齿中心等高端智能设备300余台。2015年还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精准管理思想得到全面贯彻的一年。
面对未来,刘成强表示,时风集团将在新的一年继续把优势资源向战略合作供配商集聚,把优惠政策向战略合作经销商集聚,与广大供配商和经销商建立更加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担风险,共闯市场,共同赢得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益的发展。他提出,一要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二要聚焦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和高端智慧制造平台打造,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三要共同发力电动汽车、农业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支撑集团未来发展的产品体系;四要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打造更加稳健的时风事业发展平台;五要夯实企业根基,实施精专管理,让基础管理更加务实高效。他认为:“过去企业创新视角更多是由内向外,而现在应该更多由外向内,要了解市场需要的是什么新应用和新需求,一旦把眼光放到新的应用领域,就会完全打开全新的视野和新的天地。”他还表示,2016年时风集团全体员工将眼睛向外敬畏市场、敬畏行业,以问题为导向,精准了解产品市场反馈信息,迅速解决市场反馈问题;眼睛向内敬畏技术标准,敬畏加工精度,严格质量标准,丰富检测手段,强化整机产品试验,确保质量控制能力不断提升。
另外,时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义发也出席了此次动员大会,他说:“企业发展好坏,差别就在管理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是底线,这些工作抓不好,一切等于零,要把时风集团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负责任的好企业。”他强调,技术开发要解放思想,坚持开门办技术,既要发挥自身能力,又要依靠社会力量;成本管理要依靠四项定额管理,四项定额是时风“宪法”,要靠四项定额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信息管理要注重精准,未来仍然要下大功夫研究市场,了解市场,依靠精准信息抢占市场先机。
会议期间,时风集团还与中铁特货公司签订了物流战略合作协议。在此之前,时风集团已经试运营了一段时间,效果非常显著。这一合作,对于铁路沿线的经销网点,以及新疆、云南、福建、西藏等边远地区的经销商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